close


今年的台北,似乎很佐藤學!

星期三的上午,我也到了中油的國光廳一睹佐藤教授的風采。一看之下嚇了一跳!原來2008年在花蓮舉行的課程與教學論壇就已經聽過佐藤教授的演講了。事實上台灣的課程界早已注意到這位日籍教授的觀點。隨著12年一貫教育改革的加溫,與親子天下的推波助瀾,我又再一次得以看見這位非常務實與專注的教授。

事實上,佐藤教授推展的"學習共同體",是繼承1980年代之後全球課程發展脈絡而來的觀點。從Pinar 提倡"動態"的課程意象,到注入以學生為學習中心的後現代課程視角,不斷地標示課程典範轉移的趨向。九年一貫的合作學習與協同教學喊的震天價響,但我們的"九貫"只喝到了"六貫"就停止了。特色課程永遠只是學校中另存的一軌,無法與另一軌的知識系統相互融合。所以我們從"九貫"喝到了"十二貫",難道我們已經找到了解決這個困境的線索?

我認為:是的!

我相信我的老師輩們與佐藤教授一樣,早已經看見了這個線索。我也相信廣大的台灣教師朋友們也有許多人看出些端倪。重點是:實踐!誰來實踐?如何實踐?何時開始?台灣教改這麼多年,唯一不缺的就是口號的堆砌。佐藤學教授的「學習共同體」提倡不放棄每一個孩子,創造同儕互相學習的模式。這與漢帝教師團隊在芬蘭看見的教育理念一致。也與台灣的教改推動方向一致。佐藤教授三十年的教育革新運動,前15年都是失敗的經驗,但卻也累積了後面15年成功的養分。芬蘭的教育改革也花了20年的時間,那台灣呢?

佐藤學認為台灣的學校導入"學習共同體"之前,最重要的是要清楚"自己的願景"。你想要的學校長甚麼樣?你的教師圖像是甚麼?學生的學習樣貌長怎樣?你必須想清楚你們共同的"願景"之後才能建立屬於你們自己的學習社群。這讓我想起念研究所時,讀過Peter Senge第五項修練中的(學習型學校),其中也提到了"共同願景"和"團隊學習"。筆者在前一個學校擔任幹部時,也透過具有CEO背景的執行長調教下,進行學習型組織的建置。因此對於佐藤教授提出的說法感同身受。透過共同願景的系統思考,可以讓組織快速的凝聚共識,培養默契,也能讓組織快速的慎思課程發展與協作課程。這當中就可以將彼此在教育哲學的視野端共熔共鑄,打造合宜又適度的學習共同體。
        至於教學上,佐藤教授的講述重心完全在"以學生為學習中心"為前提的教育觀點闡述,他強調老師的角色由過去的注重如何教,到轉化為引導學生如何學。教師的角色成了積極聆聽者與促進學習者。這與漢帝教師群一直強調的"積極鈴聽""觸媒轉化者"的教練角色一致。也更加證明了這幾年的創新教學走在一個與國際趨勢同步的方向,那就是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哲學,學貴慎始,學貴實踐!做對的事就要勇敢走下去!佐藤"學"一定可以成為台灣教改的顯學。老師們,加油!

學習的革命:從教室出發的改革           漢帝學習創新中心         愛上學的老師:芬蘭教育現場觀察紀實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台灣ㄟ好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