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文/Joey Liaw
姊夫傳來一篇文章,主旨是:我不要這樣的孩子,原文的標題是:牽掛草莓族--你不會永遠十七歲,上網找了他的原文,連結如下,請參考!
你不會永遠十七歲 (http://www.mdnkids.com/carol/index8.shtml)

其實報章媒體常戲稱這一代七年級生為草莓族,但是我們卻很少問問:「究竟這群草莓族,是如何產生的」。

成吉思汗二十幾歲時,就已經成為草原上的主宰;康熙皇帝在二十幾歲不也將鰲拜、吳三桂等人殺掉,而成為一個真正的君王。再看看我們父母親那一輩三、四年級的人,甚至到我們這一代五年級的世代,雖然大部分的人也不能和成吉思汗或是康熙相比,但大部分的人都必需經歷白手起家,或是早早就踏出家庭,以追求自己的成長,也正是如此,這二個世代的年青人,都比較有抗壓的能力。

這主要是因為環境的必然性,由於這兩代的人,都面臨一個物資條件不夠好的環境,因此大多必須早早就離開家庭,去為自己或是下一代謀求生計,也因此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就面臨了生活的壓力,逼的他們不得不學習,不得不成長。

然而當六年級或是七年級生降臨的時候,大體上生活條件都比過去好,再加上孩子的數量比較少,因此父母親對孩子的『照顧』就開始多了起來,然而這樣的『照顧』卻也是這群草莓族的養分,由於大多數的父母親都忙於工作,也因此認定給予孩子物質生活上的享受,可視為一種彌補的作法,再加上教育制度的調整,使得大部分人都有一種錯覺,以為唯有學校的『成績』突出,未來才有機會獲得更好的成就,於是乎這些孩子就只要好好讀書,然後就可以像父母要求一些額外的物資,然後這些草莓就種出來了。

前些日子也曾和一個朋友聊到他的小孩,他兩個小孩都在讀私立大學,也都在外租房子,每個月的生活開銷頗大,每學期的學費也驚人,朋友說他曾希望孩子去打工,但是孩子反駁打工沒法好好讀書,於是日子就這樣的過,朋友說他心想的就是何時他們可以自大學畢業,然後他就可以了去這樣的生活壓力,然而就我對那兩所大學的看法,卻是即使由那裡『高分』的學成畢業,大概也找不到什麼好的工作吧!

這到底是哪裡錯了?

難道是這些孩子一開始就不想要自己負起自己生活的責任嗎?

前些時候,我向另一些朋友笑稱現在的教育是『減法教育』,因為他把孩子教笨了,讓孩子失去獨自生活的能力了,而我們這些家長就是幫兇,所以不要再說這些新世代的孩子是『草莓族』了,因為他們都是我們種出來的!

課後學習:
http://hanzi.com.tw/index.php?bbody=class.php&menu=sv&ct_id=5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漢帝學習創新中心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台灣ㄟ好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